環(huán)境問題遇“瓶頸”
全球加盟網訊,日前,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宣布我國在青海省祁連山南緣時間久凍土帶成功鉆獲氣水合物(俗稱“可燃冰”)實物樣品,成為世界上優(yōu)先次在中低緯度凍土區(qū)發(fā)現(xiàn)氣水合物的。
作為“后石油時代”的重要替代能源,在時間久凍土區(qū)成功獲取“可燃冰”,不少國人為之歡欣鼓舞。然而也有人對“可燃冰”的開采利用提出質疑和警告,認為一旦開采不當,將會對環(huán)境造成嚴重后果。那么,到底如何安全、地開采“可燃冰”呢?
氣水合物賦存于海底沉積物和陸地凍土帶中,是由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結晶形成的。在標準狀況下,1單位體積的氣水合物分解多可產生164單位體積的甲烷氣體。“氣水合物藏的開采會改變氣水合物賴以賦存的溫度、壓力條件,引起氣水合物的分解,因此,在‘可燃冰’的開采過程中如果不能地實現(xiàn)對溫壓條件的控制,就可能產生一系列環(huán)境問題,如溫室效應的加劇、海洋生態(tài)的變化以及海底滑塌事件等。”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、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張洪濤說。
張洪濤介紹,“一方面,全球氣水合物中蘊含的甲烷量約是大氣圈中的3000倍;另一方面,氣水合物分解產生的甲烷進入大氣的量即使只有大氣甲烷總量的0.5%,仍會明顯加速全球變暖的進程。因此,氣水合物開采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對甲烷氣體進行控制,就必然會加劇全球溫室效應。”
除溫室效應外,海洋環(huán)境中的氣水合物開采還會帶來更多環(huán)保問題。張洪濤舉例說:“甲烷氣體如果大量排入海水中,其氧化作用會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氣,對海洋微生物生長發(fā)育帶來危害;如果進入海水中的甲烷量特別大,還可能造成海水汽化和海嘯等,危害海面作業(yè)甚至海域航空作業(yè)。”
作為“后石油時代”的重要替代能源,在時間久凍土區(qū)成功獲取“可燃冰”,不少國人為之歡欣鼓舞。然而也有人對“可燃冰”的開采利用提出質疑和警告,認為一旦開采不當,將會對環(huán)境造成嚴重后果。那么,到底如何安全、地開采“可燃冰”呢?
氣水合物賦存于海底沉積物和陸地凍土帶中,是由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結晶形成的。在標準狀況下,1單位體積的氣水合物分解多可產生164單位體積的甲烷氣體。“氣水合物藏的開采會改變氣水合物賴以賦存的溫度、壓力條件,引起氣水合物的分解,因此,在‘可燃冰’的開采過程中如果不能地實現(xiàn)對溫壓條件的控制,就可能產生一系列環(huán)境問題,如溫室效應的加劇、海洋生態(tài)的變化以及海底滑塌事件等。”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、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張洪濤說。
張洪濤介紹,“一方面,全球氣水合物中蘊含的甲烷量約是大氣圈中的3000倍;另一方面,氣水合物分解產生的甲烷進入大氣的量即使只有大氣甲烷總量的0.5%,仍會明顯加速全球變暖的進程。因此,氣水合物開采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對甲烷氣體進行控制,就必然會加劇全球溫室效應。”
除溫室效應外,海洋環(huán)境中的氣水合物開采還會帶來更多環(huán)保問題。張洪濤舉例說:“甲烷氣體如果大量排入海水中,其氧化作用會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氣,對海洋微生物生長發(fā)育帶來危害;如果進入海水中的甲烷量特別大,還可能造成海水汽化和海嘯等,危害海面作業(yè)甚至海域航空作業(yè)。”
下一篇:低碳轉型,尚需努力 上一篇:環(huán)保優(yōu)先的理念須貫穿落實
標簽:
更多 > 全球好商機